蘋果副刊

類固醇  

類固醇又叫「美國仙丹」,對於許多免疫性疾病,以及因細菌感染的發炎狀況等,都有非常好的療效。不過,臨床藥物專家黃鶴群藥師卻提到,近幾年因媒體的廣為宣傳,所以許多人因害怕副作用出現,反而要求醫師「不要用類固醇」。事實上,以皮膚科常用的外用類固醇製劑來說,有強效、弱效之分,只要是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使用,這類藥物仍是治療疾病的首要選擇,不用擔心副作用會影響身體健康。 

強度有分類

黃鶴群藥師說,類固醇的強度是依照藥劑做血管收縮實驗,觀察皮膚變白的程度來決定,皮膚變得越白,表示強度越強,可分為超強效、強效、中強效、弱效、最弱效5種等級,但因類固醇的劑型、種類非常多,建議直接向醫師、藥師詢問,通常強度越強的藥物,出現副作用的機率越高、速度越快。以下是皮膚外用類固醇製劑常見的副作用,會出現在使用的部位,如果出現局部毛囊炎、胯下或腋下皮膚萎縮、手背紫斑、微血管擴張等情況,應立即回診告訴醫師。 

使用要注意

1.使用的次數和天數依醫師或藥師指示,通常超強效外用類固醇最好不要持續使用超過2個星期。
2.如果不是治療上的必須性,應盡量避免使用中強效以上的類固醇製劑。
3.可考慮患部的吸收程度,來決定使用藥劑的強度,例如臉部疾病可使用最弱效或弱效;手掌或腳底可使用較強的製劑。 

外用類固醇 經皮膚吸收率

足底0.14 
腳踝0.42 
手掌0.83 
前臂1.0 
背部1.7 
頭皮3.5 
腋窩3.6 
前額6.0 
臉頰13.0 
陰囊42.0 

註:以最常見的類固醇hydrocortisone塗抹前臂的吸收率1.0為基準,各部位吸收率均為與前臂的比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圓真營養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