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腎臟病要控制水份?
正常的腎臟可以調整尿量以保持體內一定的水份,
但腎臟衰竭時,排尿減少,水份就累積在體內。
尤其血管內血液的水份量增加時,心臟血管系統的負荷增加時,
所以必須要控制水份。
水份過多時的症狀及身體變化
(1)身體水腫
(2)沒有活力
(3)體重明顯增加
(4)咳嗽
(5)躺下時呼吸急促(端坐呼吸)
(6)血壓上升
(7)血球容積比(Hct)降低
水份過多的併發症
(1)高血壓
(2)心臟衰竭
(3)心包膜炎
(4)肺積水
身體水份進出
水份攝取量因人而異,視各種條件(每日尿量、季節性、出汗量和運動量等)不同而有變動。
病患前一天(24小時)的尿量加上適當水份來估算每日供水量(包括飲水、飲料、藥水、點滴液、湯汁、水果、食物)來估計,如有嘔吐、腹瀉或引流亦應一併記錄排出量。
慢性腎衰竭 |
尿量加500~700毫升水份 |
血液透析 |
尿量加1000毫升水份 |
腹膜透析 |
尿量加1500-2000毫升水份 |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者,兩次透析間的體重增加,應該控制在自己理想體重的3~5%以內。
尿量300毫升以下的人,每日可以飲用300毫升的水;尿量300毫升以上的人,則以尿量為指標。
醫院腎臟病飲食的水份為1100毫升(不包括水果及湯),1餐攝取的水份大約350~400毫升。
填寫你的飲水量、尿量而計算1天的體重增加量。
水份多的飲食
(1)火鍋類:蒟蒻、豆腐類等不可吃太多。
(2)麵類:吃湯麵但不喝湯。
(3)湯汁類:吃菜但不喝湯。
(4)豆腐食物:豆腐水要弄乾後才使用,且攝取少量。
(5)雜燴粥:不要每餐、或每天吃。
(6)大碗食物:材料先炒好,拌湯要酌量。
食物中的水份含量表
-
肉、魚
乾飯
稀飯
饅頭
蔬菜
水果
60-80%
62%
90%
36%
90%
60-90%
水份控制技巧
(1)少吃醃製、味精及加工製品,以免容易口渴。
(2)將一日可喝的水量以固定容器裝好
(3)可將一日飲用的水份,一部份混合檸檬汁結成冰塊,口渴時含一粒在口中,減少口渴。
(4)口渴時,以棉花棒沾濕嘴唇或漱口。
(5)用餐之外,不要隨意攝取冰塊或茶水。
(6)自己的茶杯改用小一點的。
(7)水份增加時,主食改為麵包或糯米類。
(8)減少水份多的食物以及避免隔天或當天重複攝取。(如火鍋、麵類、咖啡、稀飯或鬆軟的飯)
(9)不要吃含太多水份的零食
(如布丁、果凍、養樂多和冰淇淋等)。
(10)要注意不可以吃太多有重量且水份多的食物(如水果、罐頭、蒟蒻和豆腐等)。
(11)每天有固定的運動,促進排汗也降低口渴感覺
參考資料:
透析手冊:長年出版社謝日耀譯
食物代換速查輕圖典:三采文化奇美營養師群
醣類計算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衛生署『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