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減肥要先養肝?根據中醫理論,春天與人體的肝臟運行相對應,日常飲食起居應以「養肝」為原則,但春季養肝可不只能預防感冒、過敏、氣喘等疾病,也應該要促進氣血循環和新陳代謝,提升減重消脂的成效。現代人想減重又怕麻煩,如何兼顧養肝和甩肉的需求?不妨跟著中醫師按摩7穴位!
春季減重先養肝?代謝加速、解便祕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氣血不暢,新陳代謝會變慢,體內多餘水分和脂肪排不出去,就會導致水腫或肥胖,因此想要減重,除了飲食控制之外,更重要的是臟腑的正常運轉和代謝能力。
時值春天,正是肝臟主宰氣血運行的季節,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李聰界表示,趁此時多吃些護肝的食材,如菠菜、豬肝,或按摩肝經的對應穴位,不僅能調養肝臟氣血,提升身體的代謝能力,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排除宿便,減少便祕,讓減重效果更明顯,也讓體重控制能更持久。
穴位部分,李聰界中醫師建議,春天可優先按摩百會穴、太衝穴、三陰交等肝經對應穴位;若是因吃太多所引起的肥胖,則可按摩耳部的饑點和渴點以降低食慾;另可按摩內分泌點調節內分泌,以及足三里穴,一樣具有促進代謝的作用。
【懶人減重法 養肝穴位提高代謝力】
1.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央偏後處,是所有陽經的交會之處,也是少見有陰經(足厥陰肝經)走到頭頂的穴位,經常按摩可促進氣血循環,使氣血平和、血壓穩定,也能減輕頭脹、貧血、疲勞等不適症狀。
2.太衝穴:位於足背,大腳趾和第二腳趾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兩趾骨的根部交界處,屬於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經常按摩此穴可穩定血壓、平和氣血,也能疏肝理氣、清除肝火、安定焦慮的情緒。
3.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約4根手指併攏的寬度處,是脾、肝、腎3條經絡交會的穴位,經常按摩可補肝血、養肝陰,對春季減重有輔助加乘的效果,且此穴可緩解經痛,是預防婦女病的重要穴位。
4.饑點:位於耳垂上方、耳屏前面中點,具有刺激內分泌、減少飢餓感、抑制食慾的作用,是減肥要穴,但因穴點面積很小,建議可貼耳豆輔助。
5.渴點:位於饑點略上方,可降低口渴的感覺,控制飲水量和食慾。此穴點面積很小,建議可貼耳豆輔助。
6.內分泌點:位於耳輪內側下方,可調整內分泌、提升新陳代謝、促進腸胃蠕動,並消除便祕,減少腹部脂肪的囤積。
7.足三里穴:位於在膝蓋下方偏外側的凹陷處,往下3吋、約4指併攏的位置,是調節腸胃消化系統的大穴,經常按摩可疏通經絡、促進排便順暢,減少廢棄物和脂肪囤積體內,導致肥胖或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