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菊糖(菊粉,insulin)

菊糖也稱為菊苣纖維,主要由89個果糖聚合而成的多糖體。被認為是果寡糖一種。菊糖是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所以是屬於膳食纖維。可以完整地穿過腸道,並繼續進入結腸,作為那裡細菌的食物。

 

菊糖存在天然食物中,可食部分菊糖含量(%):(文獻5.6

  • 菊苣根:1520%
  • 菊薯根:319%
  • 菊芋塊莖:1620%
  • 洋薊中央葉:310%
  • 蒲公英葉:1215%
  • 香蕉:0.30.7%
  • 大蒜鱗莖:916%
  • 韭鱗莖:310%
  • 黑麥穀物:0.51.0%
  • 大麥穀物:0.51.5%
  • 小麥穀物:14%
  • 洋蔥鱗莖:26%
  • 牛蒡:24%
  • 蘆筍:14%

 

富含菊苣纖維食物有菊苣根和韭蔥和大蒜和牛蒡和黑麥.jpg

菊粉具有奶油般的稠度,可在人造黃油、優酪乳、起司和冰淇淋等食物中充當脂肪替代品。它也被用來代替烘焙食品中的一些麵粉。

 

菊糖是可溶性纖維,這意味著它溶於水。它溶解在胃中,然後形成凝膠狀物質,菊糖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歸類為安全可供食品原料,食品中使用沒有限制用量。

 

菊糖對健康的好處

菊苣纖維幫助腸道健康和改善便秘和改善高血脂和改善糖尿病血糖.jpg

 

促進消化道健康

人體腸道含有15,00036,000種細菌,只有一小部分細菌具有潛在的危害性。菊糖通過增加腸道中好細菌的數量來輔助消化,特別是雙歧桿菌和乳桿菌。這些細菌有助於:抵禦有害病原體(有害細菌)、預防感染和刺激您的免疫系統等功效。

 

改善便秘

菊糖會增加糞便的體積和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排便的頻率。您的排便次數可能更多,但是菊糖會減慢整體消化速度。這使您的身體可以從所吃的食物中更好地吸收營養。

 

促進鈣質吸收

 

幫助增加從食物中吸收的鈣和其他礦物質的量,如果腸道鈣吸收受損會影響骨骼系統和乳糜瀉的症狀(文獻1)。乳糜瀉最常表現為吸收不良綜合症的症狀,主要是由小腸中營養素和維生素的吸收不足引起的。

 

幫助血糖控制

經研究發現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每天補充菊糖果聚糖補充劑10克,持續時間達到42天或更久時間時,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顯著降低四種血糖指標:FB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色素),FINS(空腹胰島素)和HOMA-IR(胰島素阻抗)。較少支持性研究建議補充超過10克以上。(文獻2

菊糖降血糖作用可能機制:

1.菊糖會延遲胃排空的速度,進而使葡萄糖緩慢釋放而不會產生尖峰,並降低餐後血糖升高。

2.菊糖攝入後發酵產物的短鏈脂肪酸,尤其是丙酸可能會減少或抑制肝醣異生。另一方面,丙酸通過食用肝檸檬酸來提高葡萄糖利用率。丙酸還可以通過降低血漿脂肪酸的濃度來間接影響肝臟的葡萄糖代謝,血漿脂肪酸的濃度與糖異生密切相關。

3.增加腸道激素分泌,刺激胰島素分泌,達到降血糖效果。

4.菊糖是一種益生元,可促進益生菌調節免疫反應和降低全身性發炎,有助細胞增加對胰島素敏感性,達到降低血糖作用。

 

降低結腸癌風險

膳食纖維(如菊糖)的攝取增加可降低癌症風險有關。

動物研究發現,菊糖可減少腸道炎症並減少癌前細胞的生長。這可能會降低結腸癌的風險,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

 

降低三酸甘油脂

經研究發現,菊糖在糖尿病人的研究具有降低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的效果。補充菊糖10克持續8週後,顯著降低FBS8.50%),HbA1c10.40%),總膽固醇(12.90%),甘油三酸酯(23.60%),LDL-c35.30%),LDL-c / HDL-c比例( 16.25%)和TC / HDL-c比例(25.20%)和增加的HDL-c19.90%)。(文獻3

 

菊糖副作用和危險。

副作用

菊糖被認為可安全食用,如果你對豚草過敏,菊糖可能也會發生過敏反應。如果開始食用菊糖,可能出現胃脹氣或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只要多喝水並確保低劑量開始補充,就能避免出現腸胃不適症狀。


可能誘發肝癌

動物研究發現補充菊糖與肝損害有關,甚至可能導致肝癌。(文獻4)菊糖通過膽汁淤積的早期發作,肝細胞死亡以及隨後的肝臟嗜中性粒細胞炎症,最後導致肝癌。

 

可溶性纖維(如菊糖)的食物引起菌群失調,使得梭狀芽胞桿菌和變形桿菌明顯增多,是引發肝癌的原因。其他可溶性膳食纖維(如果膠和低聚果糖),也發現老鼠會誘發肝癌。

其他的實驗發現,食用含菊糖的飲食,只要腸道菌群不失調,老鼠不會出現癌症,由此可知在膳食纖維和肝癌之間,腸道菌群是誘發癌症的一環。

 

參考文獻:

1.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FO/C6FO00140H

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805963

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688953

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340040/

5.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0404230_The_Importance_of_Prebiotics_in_Functional_Foods_and_Clinical_Practice

6.http://biology.asj-oa.am/11165/1/80-84_N4.01.09.2014.Baghdasaryan.Eng_rev.pdf

arrow
arrow

    林圓真營養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